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如何走好“企业文化变革”之路

发表时间:2018-07-26 14:47:59来源:点击:
分享到: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构成企业综合实力最具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要素。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任何一个想要在风浪中生存、壮大的企业,都不可能坐拥一层不变的企业文化而一劳永逸。适应新环境、新需求,不断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剔除其“杂质”,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品质管理、增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变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战略发展的支持性因素,而且还可以成为战略变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发端。通过企业文化变革来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得意基业长青的秘诀。

  

对企业来说,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要改变也是很困难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轻易改变的。但是,当一种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最大障碍时,不变个企业文化,不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就会坐等消亡。

  

所以,企业文化变革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最难的事,企业文化变革能否取得成功,必须在把握企业文化运作规律的同时,还要充分遵循企业文化变革的规律。企业文化变革规律就是从僵化开始,从优化着力,从固化成型,从转化见效。


1、企业文化变革从僵化开始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那么,什么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呢?从辩证的视角来看,保守、僵化是阻碍企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但同时,保守、僵化又是迫使企业创新的最大动力。

  

如果一个企业充满创新的氛围,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企业的文化自然无需变革。但当一个企业管理正常,而经营逐步陷入迟钝,市场和业务开始萎缩,不能进一步发展,这无疑给出了一个信号,企业文化该变革了。

  

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至少以它成功的时期而言,从未超过30年以上。但是现实中也有许多诸如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等历百年而不衰的企业。纵观中外企业兴衰发展的历史,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大凡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短期利益的企业,生命周期都比较短,而那些志存高远注重追求长远利益的企业,大都实现了基业常青。

  

企业经历创立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生存的压力显得不那么紧迫了,企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这种稳定主要表现在:

  

其一: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其二:企业的产品在市场格局中的位置相对稳定;

  

其三:企业的人员结构相对稳定,特别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相对稳定;

  

其四:企业的运营系(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统和运作流程相对稳定。

  

这种稳定现状很容易使企业滋生出一种按部就班的现象,认为“企业现在这种良好形势会一直会保持下去,只要各自做好本职工作,企业就能长青。”若任由这种思维在企业内部漫延,就会变成一种不思进取、官僚保守的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失去活力,逐渐走向僵化。而企业仅仅凭借前期所创造的惯性在生存,这种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只要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恶化,企业将迅速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美国无线电公司是最早开发和生产电视机的厂家,堪称电子领域的先锋和开拓者,仅电视机方面的技术专利就给公司带来了巨额财富。在1965年以前,无线电公司的电视机在电视机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先优势,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及时开拓新事业,创新停滞,20年后于1985年12月被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兼并。

  

王安电脑公司亦曾鼎盛一时,王安本人亦名列美国第五大富翁。但进入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脑市场竞争激烈,由于该公司满足于自己产品在设计和技术水平上的优势和名誉,未能及时跟上电脑转型创新的步伐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没有及时推出新型电脑,终于败在美国国际通用机器公司和苹果公司手下,西方评论家认为,王安公司的失败之一就是由于脱离了用户,忘记了创新。

  

在一些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近视”现象,比较注重近期利益,缺乏长远观念,多短期行为,企业的发展带有盲目性;缺乏创新思想。这种文化观念的存在导致企业品牌多数无法持久。曾经显赫一时的巨人、三株、飞龙等企业最终还是被市场所淘汰。

  

在强生公司开发出泰诺之前,作为推动史特灵制药公司增长的主打药,拜耳阿司匹林独霸市场长达半个世纪。为了不至于削弱拜耳阿司匹林的市场主导地位,史特灵制药一直没有把Panodol引入美国市场,该药属于非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剂,是其在欧洲市场上的主打药。史特灵试图把拜耳系列推广到海外市场,但是没能成功。这次失败最终导致了它被伊士曼.柯达公司收购。

  

史特灵制药一直采取一成不变的策略,对失败的恐惧阻碍其改变长达半个世纪的经营模式,包括凭经验行事的决策机制、控制流程以及决策所使用的信息在内的整体企业文化都使得史特灵固步自封,最终以惨败告终。尽管市场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是换一种新策略的时候了,史特灵还是把自己封闭在原有的框框中。

  

由此可见,在世界范围内,任何企业包括那些年创销售额上百亿美元的大企业,并非总会长兴不衰,他们的命运总是与创新相联系的,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联系的,“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运行规律。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一成不变的结果只能是被市场所淘汰。

  

创新也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国际性的大企业,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这一切都源于创新。

  

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内涵。正如张瑞敏讲道,“创新的成果都是暂时的,只能是相对的,今天的成果明天不一定是成果,所以你这个成果在别人打倒你以前,自己先否定自己,只有自己不断打倒自己,才能永远不被别人打倒”。不断的创新使微软走到世界的前列。

 

2、企业文化变革从优化着力

  

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和企业制度的变迁,构建在其基础之上的企业文化同样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否则,文化就会对管理起到一种障碍、滞后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什么会比落后、僵化的企业文化更容易导致企业的失败。

  

企业在变革过程中都会面临如何改造企业文化的问题。杰克·韦尔奇这样评价改造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如果想要列车再快10公里,那只要加大马力就可以了;但要是想让车速提高十倍的话,那就必须得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事实上,对许多变革成功的企业进行的调查研究也表明,这些企业之所以成功实现变革,是因为它们把改造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变革的主要突破口,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企业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同当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L.克拉克在其撰写的《改革》一书中所指出的:“许多企业正在自觉地把企业文化的改变作为改革赖以成功的一种有力武器。”

  

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的研究表明,除非企业文化能促使企业对外部环境健康地适应,否则一种强势的企业文化不能保证企业获得成功。不能促进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强势文化往往会对企业的成功造成伤害。

  

王安电脑公司曾经非常成功,但它死抱着过去成功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不放,没有及时改变自身的文化,以适应变化中的市场需求,这最终导致该公司的衰亡。因此,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性是企业改变文化的主要原因。

  

波音在1999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便把改变保守的企业文化作为公司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施乐新任总裁安妮·马尔卡希为了清除施乐文化体内的使施乐抵制外来变化的毒瘤,在2001年提出要彻底改变施乐文化。

  

企业早先的辉煌并不意味明天的成功,因为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而企业现存的文化是企业适应过去的市场环境的产物,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它就可能因不适应而成为企业前行的沉重负担。正因为这样,企业应时时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经常分析现有文化是否适应外部环境,一旦不适应就要考虑改变文化。改造企业文化必须符合外部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的要求,否则将会弊大于利。


来源:碧虚网


企业管理